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

2021-11-25 09:45:55 admin 132

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快典型应用场景推广。

业内人士指出,“十四五”期间,5G、工业互联网将从探索起步阶段进入产业深耕、赋能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基础,拓展融合应用场景,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推动“5G+工业互联网”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

应用潜能加快释放

走进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的封闭料棚,一辆辆无人驾驶堆取料机在小山一般的原料堆之间来回穿梭,堆料取料精准有序。另一端的原料总厂运营管理中心中央控制室,显示屏上跳跃着厂内的实时动态和数据,场内85台大型移动设备情况尽收眼底。据介绍,5G为马钢装上智慧化眼睛,智能化改造后,预计每年可降低人工费用560万元。

在武汉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光缆车间,5G实现了云端数据中心、车间现场、生产设备的全连接。据介绍,数字化生产和检测提升了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目前产品良品率提升8%,库存周转率提升25%。


5g/4g工业路由网关


近年来,工信部陆续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等文件,从引导产业提升网络关键技术、创新应用、资源供给能力上协同发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日前召开的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100个以上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超过7300万台,其中“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


“‘5G+工业互联网’20大典型应用场景已在采矿、电力、钢铁等22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深度应用、快速推广,助力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5G、工业互联网支撑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表示。

仅以采矿行业为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4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9种煤矿机器人在井下使用,71处煤矿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采用5G等信息化手段后,生产效率提升20%至30%。

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整体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拓展融合应用。

余晓晖表示,5G仍然处于标准迭代和技术演进的快速发展阶段,5G标准R16与R17的陆续发布以及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将使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能得到极大释放。

余晓晖进一步表示,在推动“5G+工业互联网”持续深入应用赋能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5G工业芯片模组价格高的问题,同时不断丰富5G通用终端和行业终端等。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表示,5G、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要紧紧牵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促进新兴技术群体融合创新、协同应用。工信部将聚焦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大力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现工业模组、传感器、关键软件等领域的快速研发和产业化。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十四五”时期,“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挡加速。《“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快典型应用场景推广。

“5G、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肖亚庆表示,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深入总结各地推动融合发展的实践典范,通过抓示范、树标杆、建园区,遴选一批专业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建设一批5G全连接工厂,做优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复合型专家人才队伍,带动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升级。

与此同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十四五”时期,工信部将从制度标准、技术手段、企业责任落实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快构建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融合领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此外,不少企业正围绕强化安全保障积极展开布局。

韩夏表示,要引导企业加大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安全防护投入,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深化行业网络数据安全治理。围绕典型应用场景,构建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工业5G应用的安全保障能力。

“需要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心。”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表示,一方面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法律保护,提升企业数据安全保护层级,加大对损害企业数据安全和利益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应用“5G+工业互联网”过程中的技术和安全双重指导。



全国5G终端用户超4亿,为什么我们对5G仍“无感”?

根据今年9月份央视网的消息,工业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8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1.68亿部,同比增长80%,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103.7万个,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城市、95%以上的县城城区和35%的乡镇镇区,5G终端用户突破4亿。



5g/4g工业路由网关



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

然而,我们似乎对5G没有太多的感觉。根据2020年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我国4G用户达到12.89亿。虽然5G用户正在不断增加,但速度很慢,从5G元年2019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4G用户仍然占据主导力量。

从表面上看,是套餐资费太贵,最便宜的套餐也要六七十一个月,信号方面,极端情况体验不好,在高速公路上信号有时还不如4G。换上5G套餐,除了网速快一点,没有太多质的变化。

实际上,这些并不是主要原因。

在3G、4G时代,用户需求都走在技术的前面。3G、4G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对移动计算的场景已经做了若干实践和研究,而不是用新技术去想需求。

5G时代则恰恰相反, 用户本身没有太明显的需求,似乎是通过新技术去匹配需求,又没有成功。

我们普遍对5G无感,主要是因为以下4个方面:

范围覆盖成本高

因为信号频率、波长与传输衰减原因,1个2G基站可以覆盖7公里,一个4G基站可以覆盖1公里,一个5G基站仅能覆盖300米。

全球4G基站大约有500万个,中国就占了340万多个,可以说我们为了4G的覆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像很多发达国家,运营商为了节约成本,许多偏远地区不提供4G服务。

如果中国想将原先的4G覆盖地区,全部替换为5G服务,那么至少需要1360万个基站,一个5G基站价格在20万到60万之间,总投资额达到惊人的6.5万亿!

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截止2021年8月,我国建成5G基站已超过100万个。

这个数据虽然占全球数量的70%以上,但与完全国覆盖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高昂的覆盖成本使短时间内5G无法做到完全覆盖,许多地区5G的体验还不如4G。

5G基站耗电量高

一般4G单系统功耗为1300w,而5G基站单系统是这一数字的3倍左右,华为为3500w,中兴为3255w。如此一来,在同样覆盖面积的前提下,5G单位面积耗电成本是4G的12倍!全面覆盖足以让一家运营商当年的利润变为负数。

成本上升是5G套餐资费上升的主要原因,对于价格敏感以及一些用户来说,他们更愿意使用4G网络,而不是价格贵,提升又不大的5G网络。

承载网需大规模扩容

理论上,4G速度可达到100mbps,但实际上达不到这样的速度,因为使用人数太多,会造成承载网扛不住这么大的流量需求,用户普遍速度在30-80mbps之间。

假如仅仅将4G基站换成5G基站,而没有对承载网、骨干网进行大规模扩容改造的话,5G的速率跟4G的速率会保持一致,这样一来,5G目前仅有的优势也会荡然无存。

速度没有变化,用户对5G就更无感了。

5G生态圈

5G生态圈是目前用户对5G无感最主要的原因。在5G推广早期,很多人都认为它会给VR、自动驾驶、AI等技术带来新的可能。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发现,5G对这些行业的加持很有限。


自动驾驶并不依赖网络,而是依赖汽车里的电脑,因为如果网络信号差,就会导致汽车无法驾驶,那么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因为基站到服务器的带宽、线路,5G和4G并没有区别,5G的低延迟也不会有质的飞越。至于所谓的观看4K、8K视频,耗电量变高不说,如此分辨率的视频,也已经超过人眼所能感知的范围了。


目前我们对5G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是不是意味着5G一点用都没有呢?

不禁让小蔚想起了这段时间“元宇宙”的话题,“元宇宙”是不是未来?当然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将打造“元宇宙”定位自己的战略目标。但是,由于资本大肆鼓吹,各大媒体、平台滥用元宇宙概念牟利,让元宇宙渐行渐远。

2019年前后,大肆鼓吹5G,实际上5G的效果又大大不及预期,让不少人产生5G是骗局的想法。

4G带来了什么?短视频和千姿百态的个人网络直播,这是在4G普及率较高时才出现的,而目前5G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几乎不会带来新的功能,就目前而言,它只不过是4G的升级版,仅此而已。


就像自动驾驶取代人工驾驶、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劳动力一样,5G也必将代替4G,但完全取代4G的路还很远,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冷静对待5G,才能给它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让它成为割韭菜的工具。


标签: 5g
网站首页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