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的研究显示,只有33%的制造商使用库存管理软件,其余67%仍然依赖于excel或纸质方法。他们每个月平均要花费18个小时在纸上写下库存细节,然后再将每个项目的信息输入电子表格。但是,劳动强度并不是唯一的问题——Marketwatch估计88%的电子表格包含错误信息。
好消息是,借助工业
物联网(IIOT)和RFID,制造商可以解决与手工方法有关的问题,并实时了解其库存状况。在本指南中,我们将分享我们的物联网咨询经验,以揭示有效利用工业物联网和RFID进行库存管理的实施要点。
智能库存方法:背后是什么?
在基于工业物联网和RFID的库存管理解决方案中,任何要跟踪的单个库存物品都会张贴RFID标签。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ID),其中包含有关库存物品的编码数字数据,例如型号、批号等。标签由RFID读取器扫描,扫描后,读取器提取标签的ID,并将其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
除了提取标签的ID之外,云还接收关于读取器位置和读取时间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云使用相应的ID指出物品的位置、可视化结果,并向解决方案用户显示库存物品移动的实时更新,从而使他们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从任何地方实时监控库存。
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实现智能库存管理的技术。
RFID
RFID(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RFID标签、RFID天线和RFID读取器。
RFID标签:RFID标签的ID包含有关特定对象的信息。它可以附着在任何物理表面上,包括原材料、成品、包装、板条箱、托盘等。在工业环境中,主要使用无源标签,即那些没有内装电池的标签。这种标签比较便宜,但需要借助读取器的能量才能传输数据。
RFID天线:RFID天线接收来自读取器的电波,为标签的操作提供能量,并将来自标签的无线电信号转发给读取器。
RFID读取器:RFID读取器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手持式的,它使用无线电波对标签进行读写。读取器捕获写在标签存储库中的ID信息,并将它们与读取器位置和读取时间的数据一起传输到云端。
工业物联网
工业物联网(IIOT)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将RFID读取器获取的数据转化为对库存物品的位置、状态、移动等有意义的见解,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输出。例如,基于库存数量和位置的数据,机器学习可以预测下一个生产周期所需的原材料数量。(来源物联之家网)物联网系统提供的输出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果任何单个库存物品丢失,它可以向用户发送警报,并通知需要补充材料等。
此外,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库存管理解决方案可以与其他系统(例如ERP)集成,并与其他业务部门共享数据。
例如,由于库存价值可能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库存数据对于会计部门确保公司年度报告和纳税申报表的准确无误至关重要。
物联网方法有什么好处?
基于物联网的库存管理为制造生态系统的数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诸多好处,包括:
库存跟踪和报告的自动化:有了RFID和工业物联网,库存管理人员无需花时间进行手动跟踪和报告。每个项目都会被跟踪,有关它的数据会自动记录到一个大数据仓库中。自动化的资产跟踪和报告每月可节省18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对库存项目的数量、位置和移动的持续可见性:基于物联网的库存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提供物品状态、位置和移动的实时更新,为制造商提供了原材料和组件,在制品和成品生产流程中的精确可见性,以便库存管理人员查看单个库存物品何时进入或离开特定位置。
优化库存:仓库管理人员越了解库存,他们就越有可能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品放置在正确的位置。有了库存物品数量和位置的实时数据,制造商可以在满足供应链末端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库存数量。
识别运营中的瓶颈:有了库存物品的位置和数量的实时数据,制造商可以揭示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并找出利用率较低的机器。例如,如果部分库存倾向于堆积在机器前,则制造商会认为机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优化交货周期:通过为仓库管理人员提供可用的库存数量和机器学习驱动的需求预测,基于工业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可以使制造商缩短交货周期。(来源物联之家网)比如:基于RFID的库存管理解决方案使Zara在短短10天之内就可以将一件衣服从设计到制造并送到智能仓库中。
有什么挑战和限制?
RFID技术的使用可能受到以下因素限制:
由于RFID标签可以贴在仍在处理的物品上,因此制造商必须确保标签不会影响生产流程。
尽管RFID读取器可以扫描大多数非金属材料,但它们仍可能难以扫描液体和金属。如果试图扫描水箱或金属板,标签读数可能不准确。
标签价格从每件5美分到10美元不等,而RFID读取器的价格高达每件3000至20000美元,包括安装和配置。因此,产品的价格应该足够高,以使标签和读取器能够收回成本。
总结
基于物联网、RFID的库存管理和资产跟踪解决方案通过提供实时信息,提供了对库存的持续可见性。它有助于跟踪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生产流程中的精确位置。因此,制造商可以平衡现有库存数量,提高机器利用率,并缩短交付周期,从而避免效率较低的手动方法所带来的隐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