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积极应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从产业层面来看,“十四五”时期有三大领域将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式”新增长点:一是电动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产业化普及;三是互联网-
物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物联网概念加快与产业应用融合,成为
智慧城市和信息化整体方案的主导性技术思维。当前,物联网已由概念炒作、碎片化应用、闭环式发展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与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1、产业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营造有利环境
从产业政策来看,“十二五”“十三五”建设期间,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对物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国务院和各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探索物联网产业链生态构建。对于提振产业信心、推动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在国务院和各部委带动下,国家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营造物联网产业发展有利环境,以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措施推动地方物联网发展。
2、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
从产业体系来看,中国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M2M服务、中高频RFID、二维码等环节产业链业已成熟,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具备一定领先优势;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对薄弱环节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联网第三方运营平台不断整合各种要素形成有序发展局面,平台化、服务化的发展模式逐渐明朗,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3、产业应用:成熟运用于安防/交通/物流等领域
从产业应用情况来看,市场需求、成本、标准化、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网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在物联网各领域中,M2M和车联网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内生动力,全面推广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率先突破方向。
目前,物联网主要应用于个人、办公、汽车、物流、消费、资环、家庭、工厂和城市九大方面,全球物联网产值4—12万亿美元,涉及生活与工作方方面面。其中,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穿戴、智能医疗市场最为可期。
物联网九大应用
4、产业规模:十三五末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
从产业规模来看,全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亿元,RFID产业突破300亿元;2014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24%;截止到2015年底,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增至7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十三五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到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15万亿元。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物联网终端用户已达4.65亿户。未来物联网市场上涨空间可观。预计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
5、产业集聚:四大核心物联网产业集聚区
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来看,近几年来,中国物联网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成果接连涌现,各领域应用持续深化,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并形成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四大产业集聚区。
具体而言,全国已基本形成分别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格局。其中,环渤海区域借助产学研资源和总部优势,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研发、设计、运营和公共服务平台的龙头区域;长三角区域以上海、无锡双核发展为带动,整体发展比较均衡,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珠三角区域依托自身优势成长为物联网产品制造、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的重要基地;中西部地区软件、信息服务、传感器等领域发展迅猛,成为第四大产业基地。
二、物联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在国家政策及经济、技术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取得重大成效。但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仍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
1.MEMS传感器形成四大产业聚集区但技术积累、生态构建、产品种类领军企业等短板仍较为突出。
2.中国形成规模最大公共物联网网络但深度覆盖能力不足。
3.物联网平台之争进一步升级,差异化运作及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缺失。
4.产业力量不断加强,但产业之间协作存在隔阂,"中间群体”及公共服务平台仍需重点布局。
5.受NB-IoT推动部分规模应用试点开始出现,但开展大规模应用仍较困难。
6.物联网标准数量迅速增加但面向重点行业、跨行业开放互联的标准缺失。
7.缺乏新型有效的物联网安防防护体系和物联网安全生态。
三、物联网产业“十四五”发展展望
到2020年,物联网预计将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已经在提高全球主要工厂的性能指标,并将生产率水平提高40-60%。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十四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23%-26%。
预测未来我国物联网产业将会迎来五大发展趋势。
1、数据和设备加速
随着5G的推出,将为更多设备和数据流量打开大门。可以通过增加边缘计算的使用来应对这种趋势,这将使企业更容易、更快地在接近操作点处理数据。
2、物联网和数字化转型加快
物联网是多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传感器、RFID标签和智能信标已经开始了下一次工业革命。据预测,2018年至2020年间,制造业中连网设备的数量将翻一番。
而在不远的”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疗保健机构将采用物联网技术,对于医疗保健机构和物联网智能药丸、智能家居护理、个人医疗保健管理、电子健康记录、管理敏感数据以及整体更高程度的患者护理来说,这种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这种改进可以应用于许多垂直和水平行业。
3、投融资增加市场活跃
物联网无可争议的影响已经并将继续吸引更多创业风险资本家参与硬件、软件和服务领域的高度创新项目。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到2021年,物联网支出将达到1.4万亿美元。
物联网是少数几个被新兴和传统风险投资家感兴趣的市场之一。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客户越来越依赖于使用它们完成许多日常任务,这将增加投资物联网初创公司的兴奋感。客户将等待物联网的下一个重大创新。
4、智能物联网的扩展迅速
物联网完全是关于连接和处理的,没有什么比智慧城市更好的例子了。推广智能物联网的另一个领域是汽车行业,在未来几年,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一种常态,如今大量车辆都有一个连网的应用程序,显示有关汽车的最新诊断信息。这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完成的,物联网技术是连网汽车的核心。车辆诊断并不是我们将在未来一年看到的唯一物联网进步,而连网应用程序、语音搜索和当前交通信息将是改变我们驾驶模式的其他一些东西。
5、AI助推物联网数据最大价值化
人工智能是理解当前收集的大量数据并提高其商业价值所需的基本要素。人工智能(AI)将在以下领域帮助物联网数据分析:数据准备、数据发现、流数据可视化、数据时间序列准确性、预测和高级分析,以及实时地理空间和位置(物流)。